蹲在家里“線上游”丨“蝸居”很久,差點兒忘記了唐閘古鎮是有多么漂亮
提起“工業生產”的那時候,大家會想起什么呀。
是“轟隆轟隆”的器械轟隆聲,
或是龐然大物一樣的工業生產設備。
今天的工業其實早已褪去了舊日繁重的印象,升格成為了裝修的一種簡約格調,以及旅行的新風尚。南通唐閘古鎮,民族工業風情小鎮、中國近代工業遺存第一鎮,以工業文明為指引,再現了一座城市的歲月浮沉。
唐閘古鎮位于南通市港閘區,舊稱唐家閘,原為通揚運河上的一個水閘,因附近有一唐姓人家故而得名。舊時水運交通發達,唐家閘借此地理優勢,沿岸工廠興建,碼頭繁榮,一度是通城最人聲鼎沸之地。南通第一個近代工廠——大生紗廠就位于此地,而后廣生油廠、復新面粉廠等紛紛興建,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唐閘鎮工業區。
唐閘古鎮,有著民族工業風情小鎮之譽,當“唐閘工業區”的繁榮和人潮褪去,一座座帶著工業風格的老屋古建被時光保存了下來。
走入唐閘,必是要到這幾個地標式建筑瞧一瞧的。
鐘樓就在大生碼頭附近,這是唐閘地區最早的坐標物,始建于1915年,原是大生紗廠門樓,為職工上下班提供報時,鐘樓高12米,上下5層,呈長方體,四周鐘面全都標刻著羅馬數字標明時間。
算起來鐘樓已經一百多歲了,歲月浮沉間,也早已不再是百年前最初的模樣了,近些年,鐘樓進行過修復工作,現在步入鐘樓,沿著樓內陡峭的樓梯,可以到達頂樓,站在鐘樓頂部,可俯瞰唐閘全貌。
鐘樓不遠處就是唐閘另一個地標——大生碼頭牌坊。牌坊一側是水流不息的運河,河面上偶有船只經過,也會卷起陣陣波浪,另一側是開闊的廣場,往日里,若是遇上大晴天,碼頭廣場上人來人往,好不熱鬧...
唐閘大橋東側河東路上的紅樓也值得一探。紅樓的主樓始建于1919年,為大生紗廠股東高岸九的故居。這是一幢三層磚木結構豪華住宅樓,清水磚墻、多坡紅瓦坡頂,獨具風韻;馬賽克廊道、水泥石雕護欄,滿滿的歐式風情。
工業風元素是唐閘的一大特色,1895文化創意園中仍留有一大批老舊廠房、建筑舊址,以及不少工業設施,盡管已無工業用途,卻還是被保留了下來,成為了許多游人鏡頭下的南通印象。
蜿蜒曲折的湯家巷里,藏著老通城最古韻的風光和最平實溫柔的人間煙火,巷尾的拐角處,總能發現柳暗花明的驚喜。
水色染坊藏在一座傳統復合式四合院內,是一家專注染材種植及傳統染色技藝,承襲古法染色與手作精神的天然染工坊。偌大的庭院里,一排排竹竿上懸掛著印染布,以藍天為背景,瞧著有一份寧靜平和的美。
湯家巷里茶香和書香最濃的地方,還是要數尚書院。這里有幾個精致的小院落,雕花小窗一扇扇古樸典雅,窗子內的小屋擺滿了書籍,紙墨香濃。
一座唐閘古鎮,寫下了半部老通城故事,唐閘印象展覽館、姓氏文化館、張謇家風家教館、司園博苑...每一座展館里都藏著南通老歷史的風物、人事。
我們一起等
等春光滿山河